根据《阎良区(航空基地)推动职能部门和属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措施》规定,现将我局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主要举措及成效
1.清洁能源推广
2024年,我局积极推进新建建筑使用清洁取暖方式,全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目前航空基地辖区一期全部使用富平热电厂余热进行集中取暖,二期由基地热力公司使用天然气进行集中取暖,一二期均采用清洁取暖的方式。同时,认真组织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召开两区“地热能”技术推广交流会,持续推广中深层地热技术,实现阎良区航空供应链基础配套项目——部件装配集成交付中心中深层地热地埋管集中供热制冷项目开工建设,新增清洁取暖面积41万平米。
2.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
2024年,我局积极对接新建项目单位,宣贯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严格把控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关,向各建设单位明确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进一步推进辖区建设项目有序发展。全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71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100%,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28.12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为76.8%。
3.扬尘污染精准管控
2024年,我局主要从常态化检查扬尘监测设备安装联网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清单、开展日常检查、跟踪问题整改四个方面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全年检查工地1000余次,整改问题800项,均要求现场立即整改到位。我局着力重构处罚体系,细化职责分工,全面梳理被处罚项目清单,下发《整改通知书》95份,下发移送单156份,责令停工项目4个,警示约谈企业15家,立案处罚4起,严肃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积极对辖区26家项目扬尘监测设备安装联网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对扬尘在线监测超标预警的,及时查明原因并整改。2024年共接到扬尘监测告警126次,均已按时回复。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加强在建工地施工扬尘精细化a、b、c级差异化管理。重点区域3公里内工地完成a级评估9家,“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执行率100%。
4.新能源机械与车辆应用
政府投资、民生保障类、重点区域土石方作业项目新能源车辆及“双三标准”机械使用率100%。重污染应急期间,保障类项目新能源车辆及机械使用率100%,减排成效显著。
5.臭氧治理与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夏防期协商减排重点涉气项目,vocs排放量同比下降18%。重点时段协商重点涉气项目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在夏防期期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等重点时段,通过协商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重点涉气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
低,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个别项目施工单位存在扬尘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方对扬尘治理技术规范掌握不深,抑尘设备操作流程不熟练。
三、2025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建设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聚焦扬尘治理领域,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协同联动,推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建设局将进一步摸排,建立地热项目潜在使用项目台账,对有采用清洁取暖可能的建设项目和企业开展沟通交流,并就地热项目政策和优势进行重点讲解,积极推进地热能项目开发建设。同时,做好节能宣传工作,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局将深入项目实际,继续做好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宣贯工作,指导辖区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应做必做,同时,加大项目检查力度和频次,为项目执行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良性发展。
(三)深化科技支撑赋能。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扬尘污染监测预警能力,推动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优化数据分析应用,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实现从源头防控到末端治理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四)夯实长效管理基础。持续深化环保意识教育,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推动企业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一线人员规范操作能力,营造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凝聚监管合力,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高压态势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2024年度主要举措及成效
1.清洁能源推广
2024年,我局积极推进新建建筑使用清洁取暖方式,全力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目前航空基地辖区一期全部使用富平热电厂余热进行集中取暖,二期由基地热力公司使用天然气进行集中取暖,一二期均采用清洁取暖的方式。同时,认真组织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召开两区“地热能”技术推广交流会,持续推广中深层地热技术,实现阎良区航空供应链基础配套项目——部件装配集成交付中心中深层地热地埋管集中供热制冷项目开工建设,新增清洁取暖面积41万平米。
2.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
2024年,我局积极对接新建项目单位,宣贯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政策要求,严格把控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关,向各建设单位明确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进一步推进辖区建设项目有序发展。全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71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100%,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28.12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为76.8%。
3.扬尘污染精准管控
2024年,我局主要从常态化检查扬尘监测设备安装联网情况、建立动态管理清单、开展日常检查、跟踪问题整改四个方面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全年检查工地1000余次,整改问题800项,均要求现场立即整改到位。我局着力重构处罚体系,细化职责分工,全面梳理被处罚项目清单,下发《整改通知书》95份,下发移送单156份,责令停工项目4个,警示约谈企业15家,立案处罚4起,严肃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积极对辖区26家项目扬尘监测设备安装联网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对扬尘在线监测超标预警的,及时查明原因并整改。2024年共接到扬尘监测告警126次,均已按时回复。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加强在建工地施工扬尘精细化a、b、c级差异化管理。重点区域3公里内工地完成a级评估9家,“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执行率100%。
4.新能源机械与车辆应用
政府投资、民生保障类、重点区域土石方作业项目新能源车辆及“双三标准”机械使用率100%。重污染应急期间,保障类项目新能源车辆及机械使用率100%,减排成效显著。
5.臭氧治理与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夏防期协商减排重点涉气项目,vocs排放量同比下降18%。重点时段协商重点涉气项目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在夏防期期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等重点时段,通过协商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重点涉气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
低,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个别项目施工单位存在扬尘防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方对扬尘治理技术规范掌握不深,抑尘设备操作流程不熟练。
三、2025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建设局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聚焦扬尘治理领域,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协同联动,推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建设局将进一步摸排,建立地热项目潜在使用项目台账,对有采用清洁取暖可能的建设项目和企业开展沟通交流,并就地热项目政策和优势进行重点讲解,积极推进地热能项目开发建设。同时,做好节能宣传工作,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局将深入项目实际,继续做好装配式建筑政策的宣贯工作,指导辖区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应做必做,同时,加大项目检查力度和频次,为项目执行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良性发展。
(三)深化科技支撑赋能。依托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扬尘污染监测预警能力,推动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优化数据分析应用,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实现从源头防控到末端治理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四)夯实长效管理基础。持续深化环保意识教育,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推动企业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一线人员规范操作能力,营造全员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五)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凝聚监管合力,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高压态势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